|
北京市玛克尔商贸悠闲公司
联系人:柏 先生 (总经理) |
 |
电 话:010-64412898 |
 |
手 机: |
 |
 |
|
 |
|
供应电热膜顶棚采暖 |
|
-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6日
- 有 效 期:2014年04月07日
|
|
一、设 计
1、热负荷计算
(1)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的基本热负荷计算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l9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进行。
(2)电热膜辐射供暖基本热负荷计算室温应比《新建集中暖住宅分户热计算设计技术规程》要求低2℃。
(3)户间传热量可按《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第3章规定进行计算。
(4)分户墙宜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区实施细则》对楼梯间隔墙的要求进行保温。
(5)对不能获得电热膜向上散热量的房间,电热膜计算热负荷应等于基本热负荷和户间传热负荷之和乘以1.1~1.2的系数。
2、电热膜选择与数量确定
(1)选择电热膜时,应控制每1m2布膜区安装的电热膜折算额定功率即安装额定功率密度。可按表面*高允许温度45℃,室温16℃估算确定。安装额定功率密度宜小于175w/m2.
(2)房间内安装电热膜的片数按公式以上计算:N=(1+K)P/Pm
式中:K——安装系数,K=0.2:
P——房间电热膜计算热负荷,W;
Pm——每片电热膜的额定功率, W;
N——电热膜片数,小数四舍五入。
3、电热膜和温控器的布置
(1)电热膜应布置在卧室、起居室、餐厅、书房等房间内。厨房、卫生间、浴室应采用其他采暖方式。
(2)电热膜应布置在房间顶板下辐射顶棚内。辐射顶棚表面平均温度宜控制在28~30℃。电热膜宜靠近人员活动区或工作区均匀布置。
(3)当房间热负荷较大,辐射顶棚表面平均温度计算值超过规定时,宜按房间热负荷与辐射顶棚总有效散热量之差设置其它采暖设备。
(4)电热膜应分组布置。每组*多连接片数应根据载流条允许电流确定。设横龙骨时应根据石膏板长度确定。
(5)电热膜与室内各墙面和设施的*小距离应符合附表一的要求。
附表
(6)每个房间应设房间温控器或温控装置。温控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测温准确的内墙上,安装高度为1.3~1.4m.温控器的传感器应不受阳光直射。
4、电热膜的敷设
(1)电热膜应敷设在由轻钢龙骨做成的骨架上,骨架固定在房间顶板上。纵龙骨净距应比电热膜两根载流条外边之问的距离至少大20mm.
(2)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的顶棚构造依次为:楼板、龙骨、绝热层、电热膜、饰面层和表面涂层。
(3)绝热层热阻不应小于1.25㎡·K/W。可采用厚度50mm、导热系数不大于0.04W/m·K的无贴面的离心玻璃棉毡。严禁使用含金属的绝热材料或金属防潮层;严禁使用可燃、有毒的绝热材料。
(4)饰面层和表面涂层的总热阻不应小于0.08m2·K/W,也不应大于0.12m2·K/W。可采用石膏板作饰面层。当石膏板的导热系数为0.134W/m.K时, 厚度不小于9.5mm,不大于15mm。同一房间应采用相同厚度的石膏板。表面涂层严禁使用油基漆。
(5)石膏板和表面涂层完成后,严禁再在布膜区做遮挡,再粉刷顶棚时不允许破坏电热膜和石膏板。
5、电热膜配电
(1)房间电热膜供暖用电应采用独立的配电回路。
(2)电热膜供暖系统电度表设置,应符合北京市电力部门的规定,并宜设漏电断路保护。
(3)电热膜供暖系统的金属龙骨等一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件应与PE线可靠连接。PE线截面应与电源线相同。
(4)电热膜戴流条与导线采用线卡连接时必须采用专用接线卡,并应采用专用绝缘罩保护。采用焊接、插接等其它连接方式必须满足供电安全要求。
(5)房间电源分线盒至电热膜的连接导线和电热膜组与组间的连接导线宜采用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并带护套的单股铜芯电线。电线截面积 按负荷计算确定。
(6)房间电源分线盒至电源设备的配线应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进行配线敷设。 |
 |
|
|
|
 |
|
|